教学设计《色彩与生活》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色彩与生活》,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色彩与生活》1
一、教学内容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文化生活》教材的四个单元,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本单元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即如何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当代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主要描述了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以及导致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目的是表现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主要描述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启示我们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讲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二、学生分析
通过《文化生活》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框题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前面的知识点理论性、思想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够由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本框题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对教材“探究活动”中的一些观点的评价,学生容易陷入片面性,即只看到了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个方面,不能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的看待事物、现象,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用比较法、系统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讨论法、知识迁移法等方法去学习,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思想
1、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突出时代特征,把多媒体课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等感性材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探究的兴趣,而且把教材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对具体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2、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开放互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教师负责整个学习活动,辅导和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交流观点、看法,促进彼此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深入讨论与拓展,增强教学多边活动的互动性,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知道只有发展多样性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所坚持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当代文化生活的素描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探究活动不同观点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了解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及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因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对它们的作用作出客观评价,才能趋利弊害。
2、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因为:第一,对于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第二,有的人将“大众的文化”和“大众文化”混同起来,在用法上不加区分,导致概念上的混乱。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国际求学网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让其自主合作的探索,寻求知识,获取知识。
为了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和努力: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
1、以材料为依据。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选用了比较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图片、视频材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效果较好。
2、以多媒体为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它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视频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是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精选素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相联系,赋静态的知识以新鲜的时代气息,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在欲望和兴趣的引导下,走进思维的殿堂。其次要注意知识的呈现方式,呈现的方式对于知识好比包装商品,精美的包装会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同样,恰当的呈现方式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要运用富于变化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新闻情境、漫画情境、问题情境、寓意情境、成语情境等,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教学设计从框架到细节,力求新颖,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黑白为多彩,充满趣味和美感,使学生感到新奇,因而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合作的'需要,求知的欲望,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讲究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仅要考虑问什么,更要考虑怎么问,增强问题的吸引力,学生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教师还要充分营造主合作探究的氛围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鼓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消除压抑,敢于展现自我,要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允许他们犯错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质疑,挖掘自身潜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4、以知识为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无非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没有知识基础,能力就成空中楼阁,也就很难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尤其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讲清相关、相似、相近的概念。二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总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创设情境为关键。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降了,相反我感到作为教师课下做的工作更多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加强专业修养,自觉学习新知识,努力完成知识更新,勇于创新,做好导演,做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引路人。
教学设计《色彩与生活》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难点: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设计:
1、导入。
(1)首先教师给大家带来两组图片,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的不同之处。
(2)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假如让你选择,你想生活在哪个环境中,黑白的还是彩色的?为什么?
2、观赏色彩。
(1)教师用简短的话语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不同的美。
(2)教师向学生讲解生活中的不同色彩,引导学生多观察大自然。
3、实例展示。
(1)教师将带来的物品在课堂上展示。请同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
(2)教师向学生提问:物品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2、这样的搭配给你什么感觉?让学生积极讨论。
(3)展示色彩搭配实例若干,包括丝巾、帽子、花束、食品包装、服装、包装设计等,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4、搭配练习。
(1)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组水杯的设计。
(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对有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5、作品展示。
(1)各小组分别展示本组设计,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2)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对其他组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3)教师对设计给予鼓励和评价。
6、课后拓展。
用自己的摄像机或照相机,捕捉生活中美丽的色彩,与同学相互欣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