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2 07:32:10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本课位于第五单元,教学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考虑到课文内容较多,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本课中只起到了练习和巩固作用,因此决定将此放于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的品质。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闪烁锻炼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具使用:

自制课件、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为抓课文内容做下铺垫。

2、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目标:温故知新,导入

课题。1、

出示绿色的办公室的图片

2、导语: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坚持革命工作。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困难,如此顽强?[略停顿]

3、今天学习一篇同样背景的关于列宁的课文(板书课题:17.登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目标:从多方面汇报预习情况,教师可针对此教学过程

做适当调整。

步骤: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书上的语系标记,汇报你的预习情况。

(1)分段;

(2)两次经过那条危险的小路;

(3)路很危险;

(4)根据预习要求画出了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案一]画出了(出示小黑板)

这段话在课文中确实有很深的含义,还有哪些同学也画出了这段话,一起来读。

[方案二]没有画出

预习要求中要求同学们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你画了吗?

(5)质疑问难

(注:以上几个小步骤均可以打乱,对于同学没有汇报到的内容,教师可以做适当点拨。随机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小结:听了同学们的预习汇报,教师发现许多同学在课前就做到了一边读一边想,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大家共同存疑的地方,可边学边理解,也可以随时提出。

3、过渡:预习汇报中,有几位同学曾经提到列宁两次经过了一条危险的小路,请同学们自读(2-18)自然段,从书中画出直接写小路险的句子。

(三)重点学习课文内容:

目标:第二段通过抓住重点词,体会小路的险,是第一目标;感受到列宁的害怕是第二目标;体会列宁的勇敢是第三目标。第三段,重在分析两次走过小路的不同,体会列宁话的深刻含义。

步骤:

1、学习第二段

(1)哪位同学能够读一读你从书中画出的句子。(出示路宽。)

(2)自己读一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什么?

(3)重点词下加点(容、峭壁、深渊)。

(4)结合课件,谈理解。

(5)指导朗读。(个别→齐读)

2、小结:刚才,我们从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的句子,体会出小路的险。(板书:路险)

3、过渡:这是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险的句子,看看课文,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路险呢?

4、出示巴果茨基一段话。

(1)抓住背贴、扭转、不去看、碎小、移动这几个重点词体会路险。

(2)自己体会读,感受路险。(自己读→个别读)

(3)文中还有写巴果茨基的句子吗?体会出什么?(联系上文走过几次,体会出巴果茨基紧张的心情。)

(4)过渡:小路太险了,已经走过几次的巴果茨基在经过小路时仍旧那么紧张,那么小心翼翼,这是我们从巴果茨基经过小路时的情景体会出小路的险。还从哪里可体会出险呢?

5、出示列宁跟。

(1)体会路险

(2)列宁害怕了。(自己体会着读)重点抓住头昏目眩

(3)过渡:小路太险了,列宁头昏目眩,他害怕了,可是他定了定神,仍然走了过去,从这里你看出什么?(列宁很勇敢)能读出来吗?(个别读→齐读16自然段)

(注:学生在体会列宁勇敢时,还可联系自己。)

(4)小结:经过刚才的理解,我们发现这条小路太险了。走过小路,列宁轻轻地舒了口气,与巴果茨基向山顶走去。

6、(出示课件:日出时动态景色)教师配乐朗读,使学生如临其境。

总结:走过令人胆战心惊的小路,列宁与巴果茨基站在山顶,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他们心中充满了愉悦。(随机加上对话表演)他们用勇敢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7、学习第三段

(1)过渡:回去的路上,本不必再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了,但是列宁仍旧选择了它。列宁这一次走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默读(19-28)自然段,然后展开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边说,教师随机板书。

(3)过渡:通过分析列宁两次经过小路时的不同,我们知道列宁这一次不仅走在前面,而且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4)出示这一次我先走。走了过去。谁能读读这句话?

(评读后,齐读)

(5)这一次,列宁怎么毅然、决然地走过这条危险的小路呢?书中没有具体地写出来,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补充出来。以四人小组展开讨论,由一位同学执笔把它记录下来。(也可根据图,注意图上列宁的神态)

(6)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7)简单小评之后,以插入语的形式、带入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8)从列宁两次经过这条小路的不同表现,你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记录下来。(选取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写完后,站起来直接读。)

(9)过渡:同学们刚才所写的,正是列宁要说的这段话中的真正含义!

(10)哪位同学愿意读读列宁说的这段话?(出示一个革命者。)

(个别读→齐读,读时把列宁战胜困难的勇气读出来。)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列宁两次走 ……此处隐藏17429个字……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渔夫的心地善良,同时他也非常勤劳。(板书:心地善良)

四、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2.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3.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中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正侧面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穷人》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一、抓住核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长文短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像以往的教学那样,按课文顺序串讲串问,结果肯定耗时低效。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抓住开放的思维空间、牵一问而动全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以此问题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汇报时自然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渔夫的表现上(即文中的重点段落),此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进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尤其是在把课文中相关语段重组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无痕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阅读教学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二、注重读中领悟,学习表达方法

“读”是学生与文本间实现心灵对话与沟通的最有力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的品读、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想构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文本,注重以读为主,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带动学生,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读中品味语言,读中领悟方法。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悟到以上写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读。

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

1.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桑娜当时的复杂心情,感受她的善良品质;

2.借助课件,从省略号句子的正确朗读中,体会省略号对表现桑娜复杂内心活动所起的作用;

3.结合上文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相关句段的重组朗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这样的教学过程,读的目的性很明确,符合学生结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品质的习惯与规律,遵循了在联系中读懂文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感受人物品质与学习表达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读进去”又“读出来”,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

当然,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我虽然有意识地进行了读的训练,但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畅快,源自教师对读的指导方法还有待提高。此外,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教师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的最佳境界。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陷入泥潭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险,教育学生学习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2、按事情发展过程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会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概括各段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抓住“行”的线索,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我艰难行————à我俩并肩行——à他帮助我行——à他背我行、掉进泥潭———à我向前行)

按事情发展顺序,以及以上提示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1——2)讲“我”掉了队,一个人在茫茫草海艰难地向前走。

第二段(3——5)讲迎面走来一位同志,和“我”并肩朝前走。

第三段(6—11)讲“我”了解到这位同志曾鼓动过金寨_,产生敬佩之清,便紧紧地跟着他走。

第四段(12—17)讲黑夜天下起大雨,老红军战士背着“我”走,不幸陷入泥潭,被草地夺去了生命。

第五段(18)讲“我”记住老红军战士的话,鼓起勇气向前走。

二、读课文,请你用分清主次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讲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战士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陷入泥潭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

三、学习1———3段,理解老红军的优秀品质

默读第一段,画出摆在小战士面前困难的词语:

1、草海茫茫(路途遥远)

2、稀烂的路(道路难行)

3、干粮吃光(饥饿威胁)

4、一步一挨(疲惫劳累)

5、像一座小山(喘不过气来)

困难重重,草地难行,多么需要人帮助啊!

读第二段思考:“迎面走来”什么意思,老红军为什么“冲我大声嚷”?(转身回过来,找掉队的战士,冲我嚷是关心,爱护我)

朗读老红军和小红军的对话,体会老红军的焦急心情,并画出老红军外貌的句子,说说作用。(魁梧、又黄又瘦、两眼深陷、饥饿疲乏)

分角色朗读第三段,特会小红军的心情及老红军的思想品德。

我对老红军为什么会产生敬佩之情?(我跟老红军边走边谈,知道了老红军是个老革命,感情贴近了,产生了敬佩之情。)

这位老红军的任务是什么?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你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你对老红军这个人有什么认识?

(忠于革命、工作认真、热心助人)

四、学习第四段,画出描写老红军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特会人物品质。

神态语言行动

焦急我背你走不容分说背起我就走

火了别磨蹭了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急忙快离开我一沉

大声要记住革命一顶一甩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

老红军牺牲了,我的心情怎样?

悲痛:心像刀绞一样,泪不住地往下流。

敬佩:多么坚强。

感慨:为了……为了……夺去

五、读第五段,思考:老红军牺牲前的话,给了我怎样的力量和作用?(以老红军为榜样,鼓起了勇气,满怀信心,步伐坚定地大步向前。

《小学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